寻味民俗中国年!济南这群小学生这样闹元宵
王健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2-24 17:00:03原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这样描写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2月24日,又是元宵节。如何让这个传统节日更有意义?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一年级11班的同学们来到位于东花墙子街的百艺坊,感受非遗魅力,寻味民俗中国年。在元宵节同一天,与济南老乡辛弃疾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
东花墙子街本身就充满故事,刚一走到这条街上,小朋友们就可以感受济南厚重的历史文化。济南老城的街巷众多,而以一面墙来命名的却不多,东花墙子街便是其中之一。该街名字的由来源于济南府学文庙,作为曾经济南乃至山东的文化教育中心,府学文庙的院墙也别具美感和文化气息,灰砖堆砌且呈镂空图案花样,因而被称为“花墙子”,位于文庙东院墙外的街,为东花墙子街,文庙西院墙以西则为西花墙子街。
走进百艺坊,小朋友们瞬间被琳琅满目、精雕细琢的手造产品吸引住了。在展厅内,结合不同作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传承人周成海为小朋友们讲解了泉城兔子王、核雕、彩刻葫芦、押花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周成海讲得通俗易懂,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
泉城兔子王,兔首人身,面画“泉”字脸谱,金盔金甲,身穿大红锦袍,擅长捣制长生药,传说中曾将仙药撒入七十二泉消除瘟疫,解救济南百姓,是平安、吉祥的象征。
核雕,顾名思义,是利用果核进行工艺雕刻的一种技艺,大不盈寸,指掌之间,却蕴藏世间百态。这方寸之间的传统技艺于2008年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承人,周成海通过突破创新,已经有不少代表性作品。
在中国,葫芦有代表福禄的美好寓意,葫芦生命力旺盛,又寓意多子多福,可以说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物之一,备受人们喜爱。在百艺坊,小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葫芦的魅力。
其中,彩刻葫芦作品以刀刻为基础,加以色彩渲染和表皮处理,增加了葫芦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葫芦押花更是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化,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徜徉在民俗知识的海洋中,小朋友们充分品味了传统文化,领略了非遗魅力,也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心里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健 通讯员 庞红)
责任编辑:王健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