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济宁“政”能量丨泗水县全力推进县域综合医改 打造医疗卫生服务新高地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2024-03-12 10:15:00原创

  大众网见习记者 王学城 济宁报道

  近年来,泗水县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聚焦医联体、医共体、中医药、慢性病、就医环境等方面工作,整合县级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聚焦引大联强,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

  引进县外优质医疗资源,抢抓政策有利机遇,泗水县人民医院与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联合;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与齐鲁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探索“托管式”合作;县中医医院分别与省、市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肛肠科、治未病科入选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县精神病防治院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推动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从县级医院遴选业务骨干到镇街卫生院挂职副院长,选派业务团队驻点支援镇街卫生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14家镇街卫生院23个科室被市卫健委评选为“济宁市基层特色专科”。畅通医疗信息共享渠道,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二级综合医院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与市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互认,远程诊疗县、乡、村三级联通。

  聚焦资源整合,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锚定发展方向,明确组建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泗水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2+2”组建模式,即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牵头组建医共体,由县妇保中心、县中医医院分别牵头组建妇幼健康专科联盟、中医药联盟。健全制度体系,实现有效运营,根据市级标准,形成对各医共体、十二项服务保障和监管考核制度;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对基层分院的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医疗业务管理等制度体系。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投入资金2800万元,对原信息化平台进行全面提质升级,实现县乡检验、影像、心电等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突破只在医共体内部建设中心药房的限制,2个医共体共建1个中心药房、1个智慧化中药房,保障城乡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切实改善群众就医、用药体验。

  聚焦优势塑造,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坚持龙头引领,推动泗水县中医医院打造形成“以中医诊疗为中心、康复和治未病为两翼”的服务新格局,围绕基层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向上拓展渗透到县级医院,向下延伸推广至村级卫生室,形成中医药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坚持名医带动,创新中医“师带徒”机制,一对一、一对多培养中医药年轻人才;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和高水平医院,实施选派骨干进修结对帮扶计划;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升中医类执业医师占比。坚持强基推动,以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逐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2家村卫生室入选2023年度省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名单。坚持融合发展,连续2年高规格举办砭石文化论坛,承办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年会,促进砭石文化与中医药发展深度融合。

  聚焦医防融合,全面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

  推进基层健康管理,泗水县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完成“三高基地”、健康驿站建设,及时掌握就诊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的控制情况,在开具医疗处方的同时,结合患者体质监测结果开具运动处方。组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公卫医生为骨干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群众提供健康服务。改善基层诊疗设备了,村卫生室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及康复理疗设备配备比例达到90%以上。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改造试点,为5500名“三高”患者提供一体化诊疗服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持续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活动,组织医疗专家到村居、社区开展服务活动340余场;组织医疗机构开展“义路同行”义诊活动,开展义诊2720余场次;成立“街头课堂”讲师团队180个,开展宣讲6570余场。

  聚焦环境改善,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提升硬件条件,泗水县先后投入4.2亿元,完成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泗河街道卫生院新院区、济河街道卫生院新院区建设并投入使用,将县第二人民医院、星村镇卫生院打造成为县域医疗次中心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基本形成。完成县精神病防治院提档升级工作,推动1家民营心理健康医院建设,全县二级精神专科医院达到2家。建设智慧平台,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推进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加快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发展。维护合法利益,重点抓好医院内部防范体系和制度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和医疗纠纷矛盾化解,及时受理医疗纠纷,依法依规处理医疗事故,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