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纳入医保!新政为医养结合养老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3-27 09:53:25

“在今年五月份后,我们这里居住的长者在护理院治疗或康复就可以使用医保支付。”3月24日,在广州市白云区首个大型康养社区悦麓居康养社区,记者了解到,作为广州市白云区最大的康养社区,未来这里将有上千名长者康复治疗可获得医保报销。

据记者了解,去年7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两年来,广州一直持续推进养老项目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的工作,这一举措为全市的养老机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养老项目开设护理院,长者不必来回奔波

长者在养老机构治疗及康复是否能够纳入医保,这是多年以来制约医养结合养老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业内人士分析,两年前,“医养结合”的养老项目未被纳入医疗机构范畴。长者在医院住院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的护理、康复、医疗等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部分老人考虑到经济负担问题,还是选择长期在三甲医院“压床”。而如果养老院办的护理院无法用医保报销,一旦生病,他们还是要在医院和养老院之间奔波。

据记者了解,去年7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近两年来,在广州的养老机构实现医保报销,这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以悦麓居康养社区为例,这里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广州市白云区民政局副局长刘巍介绍,白云区养老机构中,床位接近1000张的不多。悦麓居康养社区有1栋护理院 (256 张床位),1栋养护院(321 张床位),3栋活力公寓(325 套)。据了解,该康养机构的护理院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二级医院,居住在这里的长者可以在护理院进行治疗和康复,每人每天可获得200-300元的医保报销,从而免去了长者们来回在医院和养老社区之间奔波。

一键连线三甲医院,让长者得到专科治疗

小病在养老项目的护理院解决,遇到重大突发疾病时,如何第一时间解决长者的急救问题?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三级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紧密型合作,利用互联网医院为医养机构开展会诊和查房。

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副院长陈志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院里的医生大多是全科医生,如果需要专科医疗或者多学科查房时,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医院,一键连线,启动三级医院的专科服务。

另外,长者如果突发卒中或者急性心肌梗死时,启动在合作医院开通的绿色通道,实施快速抢救,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后遗症的风险。因此,医院与养老机构的紧密合作也可赋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让长者更便利地得到专科治疗。

从活力、半失能、全失能到临终关怀,长者可一站式持续照料

据统计,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每位老年人都将考虑养老问题,那么未来他们希望住进什么样的养老机构?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长者表示,要在熟悉的市中心,闹中取静;要有朋友,大家能够一起娱乐、学习;要有好的医疗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护理等。可见,现如今的养老院并不局限于失能、失智、卧床的长者,更多地希望在养老机构获得娱乐、学习以及养生等快乐老年生活。

“未来十年是我国养老事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我觉得大家目前普遍接受去养老院养老,而未来,大家可能更加接受可持续照料的康养社区。”悦麓居康养社区总经理黄秋根解释,也就是说,长者从身体健康(活力)、半失能、全失能,直到临终关怀,在康养社区内可以相对应地持续照料。

越秀康养聂一军也认为,“根据欧美的经验,长者入住康养社区,通过健康管理,尽量地延长长者的健康状态,可以让长者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哪怕走到生命的尽头,也能得到安宁疗护,有尊严地离开,这样的养老生活正是养老机构追求的目标。”

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

白云区是广州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合计达31.22万。人口众多的同时,白云区的养老机构也比较多。广州市民政局发布的《2023年广州市养老机构基本信息表》中显示,广州现有养老机构283家,从养老机构在各区的数量分布情况来看,荔湾区、白云区和海珠区的养老机构数量较多,分别有55、40、33家。而白云区床位数最多,达到了17199张。

2023年3月,广州市白云区成立养老行业协会,启动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并公布三年实施方案。刘巍也表示,区民政局通过多点发力,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充分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服务,全力打造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示范区。

目前,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的服务在国内尚无统一服务标准,而随着养老服务形态日趋多元化及规模化,未来将有一套专业的养老服务标准。刘巍希望,白云区养老机构应积极应对老龄化发展趋势,为长者带来更多福祉,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养老业务体系,与政府携手共绘 “银发经济”新蓝图。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张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