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淄博经开区教育文化事业部:合作办学 提升教育软实力

速览淄博 | 2024-04-08 16:53:26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学校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老师教学特别用心,每天都会评选课堂学习优胜小组。而且布置的作业也很丰富,比如我是识字小讲师、科学种植小能手、阅读打卡、计算PK赛、家务劳动、小小调查员、天天爱锻炼等,不仅让孩子在玩乐中学到了知识,也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中丰富了成长体验。”近日,南定小学的家长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对孩子和学校的发展连连称赞。

这是优质义务教育期待的景象,也是深入推进“双减”以来基础教育初步呈现的景象。

改变,发生在全区每一所学校。每个假期对于淄博经开区的孩子来说,不仅有趣且更具意义。自2023年暑假开始,各学校成立项目组,尝试素养本位的项目式假期作业。许多小学开启了《趣味玩石》《一滴水的旅行》的作业。到了寒假,90%以上的学校围绕《过个有“面”儿年》《小纸牌大世界》《麻绳战士历险记》《疯狂的鸡蛋》《我家有条龙》等主题开展项目式假期作业。开学后,各校纷纷组织项目式实践作业展示游园活动,孩子们或展示、或讲解、或实际体验、或观摩学习,经历了难忘的文化之旅。

核心素养落地,让教育质量提升。基础教育的底子打好了,元气满满的少年们才能成长为担当时代大任的新人。

透过这个“小窗口”,折射出的是淄博经开区打造全市教育高品质发展新高地,后发赶超、提速发展的坚定和执着。

对教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多大的投入都值得。淄博经开区大力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合作化办学,赋能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022年8月,启动了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淄博经开区全域教育提升项目,从学校课程建设、管理的全流程优化、全环境育人方式、班级管理、习惯养成、学科建设、大单元教学改革、项目化学习、作业管理、跨学科学习、评价改革等方面开展了研修和培训。

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指导、培训研讨、课程构建、跟岗实践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主题研修64期,倾听山大专家主题报告261场,专家示范课38节,辐射19000余人次;派出54名骨干教师赴威海参加集团教学峰会;107人次赴山大集团校观摩学习,25名校干赴山大集团参加干部管理培训,10名教研员赴山大集团参加张华教授进行的大单元培训,40名种子教师赴集团深度跟岗研修……

“通过一年的学习培训,老师们固有的教学思维和习惯有明显改变,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和接纳程度逐步提高,学生们也十分适应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联盟学校之一的淄博经开区实验学校,在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不断精进,副校长刘学锋作为直接参与者,一年来感触颇深。

接触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学习最新的教研成果、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对于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尤为迫切。“一年来,培训密度大、内容多,确实很累,但这是破茧成蝶的必经之路。”南定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付光辉几乎参加了所有的主题研修课程,如何提升学校教学教研水平,是他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的必修课。

“经过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开展的以工作坊形式的主题统整课程培训后,南定小学作为先行学校,成立主题统整课程核心小组并设计多个课程,所有核心成员集中备课。”付光辉说,主题统整课程的实施让师生走在了课改的前沿,真切感受到了研究的魅力。

南定小学教务副主任殷向平在去年年初参加了种子教师赴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深度跟岗研修,从事数学教学的他,在跟岗研修的12天里,每一节“数学质疑式课堂”都让他惊叹不已。“原来也听说过质疑式课堂,但真正深入课堂看了、听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质疑式课堂。”返回工作岗位后,殷向平立即召集任课老师们研究数学质疑式课堂如何在南定小学落地实施。目前,数学质疑式课堂的实施方案已经形成。

培训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校、老师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让所学、所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而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教育文化和工作方式。“起初,我们计划以淄博经开区3所联盟学校为支点,再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各校文化、课程、德育、管理等方面提档升级。出乎我意料的是,教学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区所有学校全面落地,这样的执行力和求知欲,将成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保障。”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淄博经开区项目组负责人赵学东说。

教育,寄托着学子的梦想,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背负着一个区域的未来。办好教育,事关发展之本、和谐之要、民生之基。

一年来,淄博经开区蹚出了一条教育高品质提升的路径。与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的合作步入第二个年头,新学期开学,校园生活依然会像之前一样热火朝天,但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放眼未来,一幅让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科学、均衡、优质、可持续的经开教育发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蒲泫奇 通讯员 陈晓艳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