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书荐丨《荷叶浮萍:<红楼>万象随笔》——诗意解读《红楼》,既丰富又轻盈

体娱场 | 2024-05-16 19:10:29

孟秀丽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荷叶浮萍:<红楼>万象随笔》

廉萍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红楼梦》有说不尽的话题,本书出入原著,对细节往复推敲,读出字缝里的意趣,不仅让人领会《红楼》精细描摹的妙笔,更可由此轻轻触碰曹雪芹的文心。此书为作者已发表的数百篇《红楼》随笔的精选集,除谈及《红楼》人物、名物、写法之外,还旁涉中外名篇如诗歌、小说、戏曲等,为品读《红楼》平添了丰富的味道。“荷叶浮萍”是原著中戏改《诗经》的典故,喜诗文不好四书五经,读经典不必正襟危坐,也正是曹雪芹的读书观。

编辑推荐:

★ 熟读《红楼》,参悟人情。逐回解读曹雪芹对《红楼》人物的全方位观照,洞悉其笔端流露的悲悯之情。

★ 一枝一叶,细入毫芒。《红楼》描摹精准,给读者以阅读的强大信心,字缝间的一饮一啄、一颦一笑,也需由会心人点出。

★ 诗词歌赋,“红迷”知己。以古今中外佳作名篇为镜,正看反看,照出《红楼》之精美,这部书是一场文字的盛宴。

★ 灵性文字,三生缘定。《红楼》是一部灵性之书,能看出此书中的灵性,并被深深打动,又何尝不缘于读书者自身的灵性。

作者简介:

廉萍

山东滕州人,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师从扬之水研究中国古代名物,已刊发论文《宋代出土文物中“寿星图”的辨识》《提砚•罗双双•笏囊•金笼放鸽》《笏头带•傅大士•五生盆》《山西晋中龙白金墓墨书题诗补说》等,编纂《每日读诗日历》、《古人的日子》(与扬之水合著)等。

名家推荐:

诗解《红楼》,《红楼》解诗,物理人情,一脉贯通。讲版本,讲文字,讲语感,毫发丝粟集于腕下,涟漪水痕漫溢毫端。却不是把它做成学问,而是用生命的感悟回归自家所理解的本来面目。哪里是读《红楼》,几十年的爱喜,十几年的修炼,一肚子“家私”借谈《红楼》而如深涧山泉潺湲流淌。

——扬之水

廉萍写《红楼》,不考据不索隐,不过分解读,切口细微,讲求直觉和通感,却见情致、趣味、审美和志向。文章都在千字以内,简雅而耐读,尤其很多弦外之音精准通透,令人深思或会心一笑。我熟悉的廉萍形象就从文字后跳出来——既温厚质朴,又跳脱诙谐。

——陈溶冰

目录:

序 扬之水 /1

几世几劫 /5

《红楼梦》的“原著” /7

神瑛侍者与通灵宝玉 /9

“水”做的还是“木”做的 /11

《姑苏繁华图》 /13

手倦抛书 /15

现成话 /17

那个叫娇杏的姑娘 /19

看不见的《红楼》——人在运河 /21

《红楼梦》的时间死结 /23

应天府的人命官司 /25

为谁合眼想平生 /27

《燃藜图》与《莲舟仙渡图》 /29

神仙穿什么 /31

飕飕凉意知何许 /33

“红楼梦”从哪里来?/35

读书从四十岁开始 /38

修辞立其诚 /40

万事开头难 /42

焦大 /44

黛玉与玫瑰 /46

梦坡斋 /48

宝玉的老师是谁 /50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53

从会芳园到大观园 /55

贾瑞:野百合也有春天 /57

世上哪有渣男 /59

手绘《红楼》 /61

传世文章本偶然 /63

《红楼》情绪 /65

可卿出殡 /67

二丫头 /69

《红楼》的冷静 /71

春雨惊春清谷天 /75

梨花院落 /77

牡丹已老木香初 /79

吟到梅花句亦香 /81

元妃省亲的排场 /83

元妃省亲与高祖还乡 /85

元春改作业 /87

诗酒且图今日乐 /90

石不能言最可人 /92

轻轻抹去 /94

这样钝愚,还参禅呢 /96

谁将游戏参三昧 /98

为何读书 /101

小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103

三姑六婆 /106

闲言碎语怎能不讲 /108

诗酒放诞,文采风流 /110

《红楼》与唐伯虎 /112

信手拈来蜂腰桥 /114

年年岁岁花相似 /116

葬花无计写荒唐 /118

黛玉葬花的技术细节 /120

燕子来时不闭门 /122

《红楼》的雅化 /124

端午节礼 /126

语感为王 /128

笨笨的倒好 /130

蔷薇几度开 /132

喜聚不喜散 /134

谁塑狮儿供一笑 /136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 /138

黄金时代 /140

都下清客最多 /142

贾珠之死的一点猜测 /144

危机四伏端午节 /146

题帕 /148

荷叶莲蓬汤 /151

爱的故事,爱的结局 /153

桂花 /155

云烟与丘壑 /157

孤标傲世偕谁隐 /159

王绂的菊花诗 /161

空有荷花生 /163

再说枕霞阁 /165

蕉叶杯 /167

思想盛宴 /169

刘姥姥救巧姐 /171

博弈犹贤 /173

大观园的梧桐 /175

竹根杯 /177

不一样的怡红院 /179

灵性已通 /181

溺爱是人生里的蜜 /185

平儿的委屈 /187

相逢是偶然 /189

《红楼》里的老太太 /191

邢夫人 /193

贾母 /195

香菱学诗 /197

夕阳西下 /199

林妹妹的诗论 /201

你看起来很好吃 /203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205

孽海情天 /207

凤仙花开 /209

《红楼》里的“一丈青” /211

吉祥话儿怎么写 /213

惜春画·慧娘绣·香菱诗 /216

那年元宵,黛玉的存在感 /218

《红楼》和《西游》 /220

好孩子探春 /222

有时似傻如狂 /223

邢岫烟:无心即强大 /225

关于“补天” /227

生杀予夺 /229

一叶知秋 /231

平儿决狱 /233

司棋:提前社会化的女孩子 /235

百花生日 /237

又是牡丹时候 /239

风露清愁 /241

韶华胜极 /243

金斗御香未熨 /245

有涯与无聊 /247

《红楼》里的折枝花卉 /249

揉碎桃花 /251

尤三姐:一世三生 /253

端午·扇子·二尤 /255

《红楼》来时路 /257

《红楼》账目 /259

贾琏与熙凤 /261

世间为何要有林妹妹 /263

百无一用不仅书生 /265

不许人间见白头 /267

虎狼因果 /269

惜春:清冷的旁观者 /271

禁体诗 /273

贾政评诗 /276

贾环:夹缝里求生存的畸形人格 /278

钝感就是力量 /281

美丽的形容词 /283

《红楼》里的“凸凹” /285

芦泡须枝 /287

灭的就是你 /289

一天 /291

知子莫如父 /293

当奈公何 /295

紫菱洲歌 /297

风露清香 /299

莲花台畔认前身 /301

奇文共欣赏 /303

诚实的高鹗 /307

纸窗还是纱窗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读法 /309

绛珠何必化嫦娥 /311

后四十回的风景 /313

海棠重开 /315

千古艰难唯一死 /317

宝玉出家 /319

《红楼》与禁书 /323

仙人之情深于流俗 /325

《聊斋》战《红楼》 /327

没有假如 /329

精致的淘气 /331

知君诗胆昔如铁 /333

儿女英雄 /336

顾太清《红楼梦影》 /338

乾隆的诗文 /340

不是怡红是悼红 /342

为什么读诗 /344

一生痴绝处 /346

《红楼》最好 /348

有人不喜欢《红楼梦》 /350

一定有人在写我们这个

时代的《红楼》 /352

《红楼》未果 /354

泱茫无垠 /356

附录  《红楼梦》回目与随笔对照表 /359

代后记  荷叶浮萍 /363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