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融·党建”工作品牌 融出运营质效新动能
国资党建 | 2024-07-01 08:00:00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培训中心党委坚持紧贴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注重实效,以“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为目标,创新实施了以融智、融力、融心、融创、融合为内容的“融·党建”工作品牌,有力破解了党建基础工作不扎实、党建工作与培训工作融合不深入、党建活动载体不丰富等存在问题,使党建工作有效融入中心工作、促进改革发展、提升运营绩效,彰显党建工作新作为。
通过“融智”实现“强素质、提能力”工作目标
以博采众智、共享知识、合作创新等方式,实现个人和组织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强化。一是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委员为成员的党建工作“智囊团”,为党建品牌的持续开展奠定基础。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三重一大”要求及时召开党委会,讨论重大事项。二是搭建载体,先通过开展“五个一”和“学党规党纪,强党性修养,做合格党校人”等党性实践教育活动,突出党建工作品牌执行力。严格落实党组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党内民主和党务公开等制度,实现党建工作由“虚”向“实”转化。三是扎实开展党员量化积分考核,制定年度党建工作清单、党员学习计划,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同时围绕中心任务,通过主题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职工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融心”实现“转观念、聚能量”工作目标
以充分了解职工关注热点、塑造共同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等方式,实现个人和组织的观念转变和能量聚集。一是积极回应职工关切问题,开展“职工恳谈会”“倾听职工心声 了解职工诉求”专项调研会、“立足优势,打造品牌”全员大讨论,统一职工思想。今年以来围绕职代会、“大干红五月 效益创新高”、“人人讲安全 全员拼效益”等主题,编发形势任务教育材料9篇。全面建立健全党员职工管理制度,将党员收入与岗位责任挂钩,将职工收入与运营绩效挂钩,突出以业绩贡献度为主的考核激励机制、调整机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党员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各类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征集及创新创效、岗位建功、劳动竞赛等实践活动,激发调动职工群众参与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先后开展庆三八插花制作、“赓续新征程,勇攀新高峰”踏青登山活动、“文化传承 品味端午”主题书画展评活动等各类活动,扎实做好女职工权益保障月、书香阅读等工作,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明单位创建为统领,组织9个部室参加“十佳文明窗口”争创工作;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每季度开展各类先进评选表彰;积极组织百姓宣讲活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科学水平。
通过“融力”实现“风气正、勇担当”工作目标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制度执行和落实,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氛围端正、责任明确、担当尽责。一是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中,党委定期研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委与纪委开展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违法违纪警示教育,整理编发近年来教育界典型案例,通过党委中心组、党员大会、周晨会进行学习。中心领导加强培训课堂督查,不定期到各类培训班次进行检查,确保责任落实。二是加强中心“廉润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建设,以“1234+N”工作法为主线,打造“纪委监督专责、日常管理监督、职能业务监督”三个监督平台,发挥各级组织和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增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力。三是积极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发挥基层日常监督作用。发挥督查督办作用,加强制度运行有效性,通过补充、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让制度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行为习惯,使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通过“融创”实现“树标杆、展风貌”工作目标
以创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拓展渠道等方式,强化基层组织功能。一是全面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多个党支部分别确定了“旗帜先锋”“红烛先锋”“培训先锋”“服务先锋”党建工作品牌,形成“先锋”党建品牌体系。同时夯实支部基础工作,制定并实施《党支部分档管理考评办法》,按照六大类、31项考核细则内容,每季度组织检查评选。二是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经验,积极开展对标找差,从先进管理中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提升培训工作水平,先后与莱芜中心医院、钢城区天井峪村等开展党建共建工作;到宝武人才研究院、上汽党校、济南铁路局党校等单位,就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工作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开展交流,在人才队伍建设、教学和科研管理、智库建设等方面得到启发和收获,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多方位开发和打造头脑风暴式培训、话题式培训、专题式培训、案例式培训、情景模拟式培训等精品课程,实现培训层次多元化,不断提升“看家本领”。制定《青年教师三年成长成才培养实施方案》,开展青年风采展示大赛、青年教师授课竞赛、PPT课件制作大赛等,提升青年职工素质能力水平,汇聚青年正能量。
通过“融合”实现“激活力、促发展”工作目标
加强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的相互融合,实现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激发组织活力、促进中心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服务水平,突出为大局服务的职能,结合培训中心实际,成立了市场拓展平台、项目开发平台、教学服务质量提升平台、人力资源共享平台、战略合作联盟平台,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挂帅担任负责人,以最严要求、最实作风、最硬举措,推动培训中心高质量发展。二是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牢牢把握党管人才队伍的方针,对中心机构、部室进行了合并调整,调整人员岗位十余人次,提高了岗位人员适应性。持续开展全员大培训活动,大力培养、大胆启用青年教师、青年人才,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评选活动和“质量月”教学质量奖、管理服务质量奖评选活动。组织评聘首席培训师和教学能手,持续畅通教师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渠道。三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成立了各部室通讯员队伍,深入挖掘党建与运营绩效、管理经验及先进人物故事等内容,发挥“莱钢微学习”阵地作用,先后刊发信息78条,在《山东钢铁报》、大众网、《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稿件十余篇。
“融·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融·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有效推动了党组织在中心重点工作中求先行、当先锋。通过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党组织的工作活力明显增强,对各部室在课题开发、市场拓展、人才培养、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2023年完成26项新项目(专题)开发和验收,组织课题团队学习200余次,在30余个培训班次替代了外聘教师。2024年,按照各单位需求,新立项开发培训课题75个,截至5月份,验收通过专题25个。先后有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第一家工匠学院、山东第一家冶金工匠学院、山钢集团工匠学院、莱钢集团工匠学院在中心挂牌成立,承办了全国钢铁行业工匠学院建设交流活动、工匠人才创新交流活动,山东省冶金行业劳模、工匠创新交流活动,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搭建了平台。
二是“融·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有效推动了党员干部在履职尽责中争先进、当主力。通过建立实施《党建工作清单化管理》《党支部分档管理考评办法》《党员量化积分考核管理办法》三级管理模式,2023年完成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5项,其中2项获莱钢集团公司一等奖、2项获二等奖、1项获三等奖。四个党支部先后被授予省属企业过硬党支部示范点、山钢集团五星级党支部、莱钢集团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组织参加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届省职业培训师技能竞赛,中心荣获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和专职组团队三等奖,1人获专职组个人一等奖,3人获优秀奖,实现了“选才、育才、用才”的良性队伍建设机制。
三是“融·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有效推动了全体教职员工在各项工作中融合力、促发展。广大党员干部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身边的职工群众,带头学习强素质,带头创新争一流,带头服务比贡献,带头自律树形象,培训收入由2016年的500多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940万元。自2023年以来,2人荣获莱钢集团劳动模范称号,1人荣获全国钢铁行业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1人荣获山钢工匠、2人荣获莱钢工匠、1人荣获莱钢杰出青年、4人荣获莱钢青年岗位能手,有2个集体继续认定、1个集体新认定为莱钢青年文明号。培训中心党委被山钢集团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融·党建”品牌被授予“十佳党建工作品牌”。(中共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委员会)
责任编辑:钟子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