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记者的生娃账单
党报荐读 | 2024-08-20 08:00:24
丁兆霞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国人对龙年或多或少都有点生肖偏好,今年,记者身边不少亲朋好友也陆续迎来家庭新成员。
但较之生肖偏好,生育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更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各地积极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那么现如今,生个孩子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记者也是今年生育人群中的一员。3月6日,记者在日照市妇幼保健院生育了二孩。适逢近期在医院报销窗口打包完成了2023年和2024年产前各项检查费用的报销,记者就把这些费用理一理,看看现在生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
分娩过程中的医疗费用是生育成本中最直观的一部分。记者3月6日入院,3月6日晚顺产娩下一子,3月8日上午出院。出院时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统筹费用结算单显示,住院3天,产妇检查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费总计4202.64元,社会统筹实际支付额为3708.85元,享受产前检查费1000元。
这相当于,记者住院时所交的5000元押金不仅“分文未动”全部退回,而且报销后医院还倒找给记者506.21元。如果再扣除新生儿住院费用381.35元,母子二人此次住院相当于“净收入”124.86元。
产前10个月的检查费用,记者也作了简单梳理。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初,记者各项产前检查费用、药品费等共5700余元,其中报销金额1500余元。
以上便是记者从怀孕到分娩所有的医疗费用了。
关于生育费用报销,记者咨询了日照市医疗保障局。据介绍,在日照,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且所在单位及其职工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且女职工连续缴费满12个月以上(不包含补缴、断缴、欠缴)期间生育的女职工,在2024年1月1日之后生育的,生育医疗费在医保合规费用内100%报销,并享产前检查费1000元。生育医疗费联网结算后,生育津贴由经办机构支付到参保人社保卡金融账户。
参加日照市居民医保生育的,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并且在待遇享受期内的,则享受定额3500元的生育补助金。
生育成本,既包括从怀孕到分娩的成本即“生的成本”,也包括养育、教育的成本即“育的成本”。而“育的成本”占的份额,显然远大于“生的成本”。其中“生了没人带”这一难题,就足以劝退相当一部分育龄人群,这一度也是记者生育一胎后多年不敢考虑生育二胎的原因之一。
普惠性托位的增加,以及去年推出的《日照市育儿补贴发放工作实施方案》,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记者在这方面的焦虑和压力。
数据显示,目前日照市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36个,普惠性托位占92%,建成区社区托育服务覆盖率达到83%,镇街托育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群众送托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有了大幅提高。
同时,《日照市育儿补贴发放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符合补助条件、在日照市普惠托育服务机构送托的家庭,按照实际送托月数,二孩每人每月可申领3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人每月可申领600元育儿补贴。
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开展免费课后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和托管服务;对未建食堂的中小学校实行集中配餐;义务教育学段实行招生入学“零证明、零跑腿、掌上办”……着力化解家庭养育、教育后顾之忧,进一步释放生育潜能,这是日照市各部门近年来接连亮出的部分实招。
今年,日照又放出两个大招。3月份,日照市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借款申请人及配偶双方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100万元,单方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80万元。同时,《日照市购房优惠券补贴申请使用实施细则》提出,2024年3月23日至12月31日期间,日照市城乡二孩及以上家庭新购买商品住房(不限于首套房),还可申请购房优惠券。购房优惠券由日照市政府统一制发,补贴数额为购房款总额的20%。
女职工生育享有产假,配偶享受陪产假,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10日育儿假;产假期间有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两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
从上至下更友好的生育环境,提振着育龄人群生育二孩、三孩的信心,也给了记者时隔九年之后生育二孩的勇气。
(大众日报记者 丁兆霞)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