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磊:坚持系统谋划 突出标本兼治 持续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
法治人物 | 2024-12-23 15:50:12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坚持系统谋划 突出标本兼治
菏泽市持续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
菏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磊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渐呈现“低龄化”特点,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管控、专门教育和综合治理迫在眉睫。菏泽市认真贯彻教育保护理念,坚持系统谋划、重点突破、标本兼治,全力构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护墙”,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势头,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聚焦系统谋划,构建高位推进组织责任体系。 一是顶格部署,解决“工作开头难”的问题。市委常委会会议先后2 次专题研究,召开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张伦作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考核指标,在万人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基础上,增加违法犯罪累计矫治率指标,树立鲜明工作导向。二是明确职责,解决“都管都不管”的问题。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平安菏泽建设及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实施,确定13项重点任务和21个单位部门职责,对每项重点任务,均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实行台账式管理、条目化落实,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指导。三是健全机制,解决“都抓抓不好”的问题。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 统筹协调、 督办落实作用,牵头建立协调机制,着力解决统筹领导缺位、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统筹县区和职能部门,一体推进排查走访、关心关爱、教育引导、劝返复学、教育矫治等,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二、聚焦专门教育,构建科学规范教育矫治体系。 一是积极推进专门学校建设。推进专门学校建设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今年2月,菏泽在全省率先建立第一所专门教育学校——成武县安骥学校;10月,投入4650万元建成市级专门学校,教育矫治市内三区的罪错未成年人,目前已招生运行。其余7个县计划各建一所专门学校,目前均已完成选址,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用。省委副书记王宇燕来菏泽调研时,对该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二是科学实施教育矫治。围绕精准施教和安全管理,全力抓好专门学校管理运行,提高教育矫治精准度和成功率;坚持政府兜底,学生全部免费入学,日常基本生活费及学费由地方财政负责;实行军事化管理,把严的纪律贯穿学习生活各个环节;注重心理教育,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心理辅导,定期安排家长见面沟通;设置特色课程,开设思政、 德育、 法律、 国学、 电商、 实践、礼仪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三是推动形成完整闭环。利用专门学校平台,推动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建立完善入校前摸排了解、矫治完回归考察、毕业后持续帮扶“三项机制”。由县区党委政法委牵头,开展走访、摸排、筛选,做好学前评估、监护人签字、 集中入学等,齐抓共管解决“摸排难、入学难”问题;矫治期满,由多方跟踪考察学生身体状况、心理状态、适应情况、转变效果等,合格的交由村居(社区)建立常态监护档案,不合格的“回炉再造”;毕业后做好隐私保护、协调返校、畅通就业渠道等,强化关心关爱和帮扶,帮助未成年人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三、聚焦工作切口,构建多元发力预防治理体系。 一是以关爱帮扶为切口,合力编织“呵护网”。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党委政法委、公安、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走访摸排、救助帮扶、关心关爱等。加强困境儿童帮扶,制定护童实事清单,发放基本生活费1.13亿元;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团”,发放司法救助金105万元。二是以思想教育为切口,延伸触角“筑防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推出《菏泽市红色故事集萃》 故事读本和线上“ 红色思政课”,评选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29个、思政金课 137节,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听党话、跟党走;深入推进法治宣传进校园,组织政法志愿者进学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300 余场次;推动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全市2055名政法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切实发挥其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以专项行动为切口,联动发力“除风险”。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处力度,部署开展打击未成年人团伙犯罪、跨区域流窜犯罪、“飙车炸街”等行动。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专项行动,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14个部门协作联动,强化拉网式排查治理,全面整顿文身行业机构,清除乱点乱象,从根本上禁止“文身之手伸向未成年人”。开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妥善处置涉未成年人敏感舆情,依法加大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治理力度,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违法行为,全力营造更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责任编辑: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