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观澜丨《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混沌中觉醒的文明基因——兼论中国崛起的文化内生力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2025-02-17 16:59:17

作为一名深耕微生物领域十五年的创业者,我常在显微镜下观察菌群如何在逆境中突变、共生、迭代。当《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那道混天绫撕裂海天时,我倏然惊觉:中国动画的突围轨迹,竟与实验室里菌株的代谢奇迹如此相似——在看似贫瘠的培养基中,迸发出超越环境限制的生命力。

一、魔丸的隐喻:在质疑中重构生长逻辑

影片中元始天尊埋下的混元珠,恰似被封印的文明基因——它不需要奥林匹斯山众神的恩典,而是在陈塘关的烟火气里自我淬炼。当太乙真人用山河社稷图构建虚拟结界时,这何尝不是当代中国的隐喻?我们在芯片断供、技术封锁的“结界”中,用自主创新将封锁转化为培养皿,让华为的鸿蒙系统、中芯的纳米芯片如同魔丸觉醒般破茧而出。

微生物学中有个现象叫“群体感应”,当菌群密度达到临界值时,便会集体启动特殊基因表达。哪吒在陈塘关百姓的恐惧中完成蜕变,恰似中国在全球化逆流中迸发的文明自觉——不是被动迎合他者设定的“文明标准”,而是以《流浪地球》的硬核科技、《三体》的宇宙哲思重构世界文化的话语坐标。

二、龙族的选择:打破文明进阶的修昔底德陷阱

敖丙背负的龙族枷锁,暗合着西方中心主义对东方文明的规训。但影片没有让哪吒与龙三太子陷入“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宿命轮回,而是以乾坤圈为界,在对抗中寻求共生之道。这让我想起实验室里噬菌体与宿主的博弈:真正的进化从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在对抗中催生新的生态平衡。

当前中美科技博弈犹如东海龙宫与陈塘关的角力,但中国选择的从来不是“屠龙术”。当SpaceX的星链遮蔽天际时,我们的“夸父”探日工程正解码太阳风暴的密码;当GPT-4试图垄断认知疆域时,中文大模型在《诗经》的比兴传统与量子计算的叠加态间架起桥梁。这种“和而不同”的竞合智慧,正是哪吒用混天绫捆缚天劫时展现的东方辩证法——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才是文明存续的真谛。

影片结尾,哪吒踏着风火轮冲出海面的瞬间,我看到的不是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敦煌飞天与现代航天器的时空叠影。这种文化叙事,本质上是中国制造业从“代工贴牌”到“自主标准”升级的美学投射。正如我的团队用合成生物学生产的不再是廉价氨基酸,而是具备靶向治疗功能的智能菌群——当文明完成“创造性转化”,昔日的“魔丸”终将成为驱动人类进步的新能源。

结语:

我深知中国崛起从不是“灵珠转世”的天命所归,而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艰难证道。当哪吒在深海炼狱中重塑筋骨时,14亿人正在贸易战的火尖枪、科技战的万龙甲中锻造新的文明形态。这种在围堵中自我迭代的基因,既刻在混元珠的能量矩阵里,也写在嘉兴南湖红船到天宫空间站的进化图谱中。

魔童闹海掀起的不是毁灭的巨浪,而是一个文明在祛魅与重建中,向世界展开的深蓝叙事。

谭竹毅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