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青岛新力量丨重大突破!青岛这家企业,填补开源生态商业化空白
娄花 来源:风口财经客户端
2025-07-25 17:35:45原创
7月25日,记者采访获悉,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蓝擎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ESP蓝擎”)正式发布基于JFinal框架升级的国产化开发框架——BESP.Han(汉)。该框架不仅优化了对国产数据库、中间件及操作系统的全面适配,更以商业化技术支撑填补了开源框架在企业级应用中的服务空白,为国内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兼具轻量高效与安全可控的技术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级开发领域高度依赖“Spring Boot”等国际框架,虽能享受丰富生态支持,但在国产化替代、安全可控等方面存在局限。而开源框架JFinal虽轻量高效,却因缺乏商业机构支撑,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服务与长期维护的需求。
作为JFinal框架的增强版,BESP.Han(汉)的推出填补了空白。一方面,其保留开源框架的易用性,降低企业迁移成本;另一方面,依托拥有10年技术经验积累的BESP蓝擎团队将框架应用在政企项目的实战经验。可提供从技术咨询、定制开发到运维支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团队正规化管理对开源内核不断捕获问题持续迭代升级。解决了开源项目“治理与管理松散、可持续不足、长期维护困难、社区门槛高、活力不足等”的痛点。
据BESP蓝擎创办人韩青峰介绍,BESP.Han(汉)延续了 JFinal “极致简洁” 的设计理念,保留了开发迅速、代码量少、学习门槛低的核心优势,同时针对国内企业级应用常用的 Jakarta EE 规范进行深度适配,确保与国内主流技术栈的兼容性。此外,BESP.Han(汉)新增蓝擎简云快速部署能力,通过内置轻量级 Web 容器,支持一键式环境配置与应用发布,大幅缩短企业从开发到上线的周期。通过封装商业化级别的组件库与开发工具,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从数据交互、权限管理到安全加密的全流程支撑,无需重复搭建基础模块,显著提升开发效率。
“BESP.Han(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大技术的突破。”韩青峰说,轻量化架构与国产化深度融合方面,在保持JFinal原有MVC+ORM集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底层代码重构实现对国产软硬件的原生支持,避免二次适配带来的性能开销;蓝擎类脑引擎协同能力方面,框架与BESP蓝擎自主研发的类脑智慧引擎深度联动,支持动态模型构建与数据对撞分析,为智能应用提供实时决策支持;加密传输与安全可控方面,集成BESP蓝擎安全通讯芯片的加密交互能力,确保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满足金融、政务等敏感领域的合规要求。
韩青峰表示,框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平衡“轻量特性”与“国产化适配复杂度”。研发团队通过组件化设计实现按需加载,既避免了传统框架的冗余配置,又确保了对多类国产环境的兼容性。2019年到2025年团队对核心层进行了全面重构,期间通过对多个项目的安全、负载、高并发做了数次的验证和改进,通过组件化设计实现按需加载,既避免了传统框架的冗余配置,又确保了对多类国产环境的兼容性,通过模块化插件架构,不仅能灵活集成各类功能模块,实现同类功能不同技术方案的无缝切换,更构建了标准化的开源拓展接口,开发者可基于接口快速定制插件或集成第三方组件,形成开放共生的技术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BESP.Han(汉)通过自主维护统一的项目依赖管理体系,构建了标准化的组件依赖关系图谱,解决了传统框架依赖冲突频发的问题。开发者无需手动梳理依赖版本兼容性,框架可自动完成依赖校验与适配调整,配合蓝擎简云的快速部署能力,实现从代码提交到应用上线的全流程自动化,大幅提升企业响应业务需求的速度。
BESP.Han(汉)的落地标志着国产开发框架从“开源借鉴”向“自主优化”的进阶,其对国产化软硬件生态的深度整合,将加速金融、能源、政务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进程。未来,随着框架正在进入青岛高校作为课程,将培养出更多的研发领域人才,随着蓝擎类脑智慧引擎等技术的持续迭代,该框架有望在智能终端开发、物联网应用等场景中发挥更大价值,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娄花)
责任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