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谁符合?怎么领?谁申领?……事关育儿补贴,你想知道的一文讲明白→

郭由   董婉婉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7-30 17:13:33原创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在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公共政策,涉及千家万户。

郭燕红介绍,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申领人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者其他监护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者个人收入。

谁来领?补贴标准如何确定?

谁可以去申领?

关于谁能来领育儿补贴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育儿补贴申领以家庭为单位,由申领家庭确定1名申领人,应当是婴幼儿父母一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其他监护人。

据透露,关于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主要考虑是,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家庭养育特别需要支持的重要时期。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育儿补贴制度覆盖3岁以前的婴幼儿养育阶段。

每年3600元是如何确定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现阶段,国家育儿补贴的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这是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居民的养育成本和政府财力状况等多种因素,也参考了国际上育儿补贴的相关情况,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确定的。

郭燕红介绍,育儿补贴不分城乡、民族、区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实现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能够平等享受补贴的待遇。

2025年之前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享受补贴?

根据《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同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也是发放到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

什么时候申领?咋申领?

育儿补贴什么时候可以申领?

“目前,我们和各地正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抓紧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国家和各地已经完成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各地组织配备工作力量,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 王海东说。

如何申领?

关于如何申领,王海东向大众新闻记者介绍,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线上申请。同时,也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的群众,可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

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为方便群众申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让“数据多跑路”,让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大家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

通过什么渠道申领?

申领渠道方面,卫健委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大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不出门、随手点、轻松办”。

补贴资金如何保障?

“目前,各级财政部门正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紧锣密鼓开展补助资金的测算和下达工作,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承载了群众的期盼,我们将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对资金申领发放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安全抵达。”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说。

郭阳在会上透露,按照《实施方案》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对于相关优惠政策,郭阳介绍,《实施方案》规定,对按照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此前,国家出台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标准为每孩每月2000元。这些政策配合育儿补贴制度,将综合发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的作用。

地方标准较高和较低的怎么发放?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的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如率先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的攀枝花市,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本地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呼和浩特市规定,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 10000 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 50000 元,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 100000 元。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要加强政策统筹,地方政策要规范有序衔接。” 郭燕红说,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现了全国全覆盖,同时确定了国家基础标准,也就是每孩每年3600元。对于之前没有育儿补贴政策,或者补贴范围较小,或者补贴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按国家补贴的范围和基础标准统一实施,实现政策均等化覆盖,体现政策的公平性。

“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在此过程中,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郭燕红介绍。

郭燕红表示,《实施方案》明确,各省份在地市级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地区差异较小的省份也可以在本省份内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也就是说,育儿补贴政策要至少在地市级层面进行统筹。提高政策的统筹层次,有利于避免政策碎片化,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郭由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王珺羽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